讀碼器條碼和自動識別的基礎知識
自動識別技術是一種自動收集數據的技術,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,用來收集相關的人物、物品及信息的資料。條碼本身并不是一種技術,而是一種信息載體,通常表現為由不同寬度的淺色和深色條形組成的條形圖案,可以包含數字、字母及符號等。由原始信息組成條碼的方法稱之為編碼,反之為解碼。不同的編碼方法決定了不同的碼制。
條碼識別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商業、郵政、圖書管理、倉儲、工業生產過程控制、交通等領域,以其準確及時的信息來支持這些管理系統,極大的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數據的準確性,并大大降低運行成本,是現代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
二、讀碼器常用的一維條碼有哪些,有何用途?
目前常用的一維條碼主要有EAN碼,39碼,128碼,ITF碼等。
EAN碼:主要用于商品標識,由固定長度(8位或13位)的數字組成,在美國又稱為UPC碼,在日本為JAN碼。如圖1
39碼:最早由Intermec公司在1975年提出,它可以包含數字,大寫字符和一些符號,長度可變。39碼主要用于工業生產領域或企業內部用編碼。如圖2
128碼:128碼在1981年被提出,它包含了由數字,大小寫字符,符號和控制字符在內的全部128個ASCII字符,故名128碼。因為所有的計算機鍵盤輸入都可用128碼來表示,因此128碼尤其適用于一些與計算機信息控制相關的場合。如圖3
ITF碼:中文名稱為交叉25碼,由起止符和數字組成,主要應用于包裝、運輸以及國際航空系統的機票順序編號等場合。如圖4
三、什么是二維條碼?二維條碼有什么特點?
一維條碼由于信息容量很小,如商品上的EAN條碼僅能容納13位的阿拉伯數字,更多的商品信息只能依賴數據庫的支持,離開了預先建立的數據庫,這種條碼就變成了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,因而條碼的應用范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。
1991年,美國Symbol公司正式推出名為PDF417的二維條碼,簡稱為PDF417條碼,即“便攜式數據文件”。PDF417條碼是一種高密度、高信息含量的便攜式數據文件,是實現證件及卡片等大容量、高可靠性信息自動存儲、攜帶并可用機器自動識讀的理想手段。PDF417條碼具有如下特點:
信息容量大;
編碼范圍廣;
保密、防偽性能好;
譯碼可靠性高;
修正錯誤能力強;
容易制作且成本很低;
條碼符號的形狀可變等。
上一條: 固定式掃描器的分辨率
下一條: 讀碼器條形碼自動識別技術